出《诗经》。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精于脉诊,善于治疗疑难病。
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见祛瘀消肿、破瘀消癥条。
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宽三寸、厚二寸,长自腰起上过肩一寸许的木板,板的外面平整,向脊背的面刻成凹形,务与脊骨皮肉吻合,并按其长度划分五分:第一分自左、右两侧面斜钻各二孔;第三、四、五分,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参考之用。1959年
证名。见《灵枢·颠狂》。指呼吸短促,如不能接续。《医宗必读·喘》:“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有虚实之分。虚证常兼见形瘦神疲,声低息微,头眩乏力等症,多由体气素虚或病后真元耗损所致。
针刺术语。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不使消失。《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