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沆瀣(xiè 谢)丹

沆瀣(xiè 谢)丹

幼幼集成》卷二方。原名集成沆瀣丹。川芎(酒洗)、大黄(酒洗)、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各九钱,黑牵牛子(炒,取头末)、滑石连翘、炒赤芍药各六钱,薄荷叶枳壳(麸炒)各四钱五分,槟榔(童便洗、晒)七钱五分。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至二丸,茶水化服。功能清热解毒泻火导滞。治小儿胎毒胎黄面赤目闭口疮痄腮喉痹乳娥,身体壮热斑疹丹毒小便黄赤大便闭结等症。方中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大黄清中焦之热,并导三焦郁火;槟榔、枳壳行气利痰;川芎、薄荷引头面风热,从高而下趋;连翘解毒除烦;赤芍药调荣活血;牵牛子利水舒郁;滑石抑阳火而扶阴,又能引邪热从小便而出。

猜你喜欢

  • 仓公

    【介绍】:见淳于意条。

  • 金鸡落地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千金拔之别名,详该条。

  • 瓜瓤漏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

  • 肉里之脉

    ①指阳维之脉。《素问·刺腰痛论》:“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则筋缩急。”王冰注:“肉里之脉,少阳所生,则阳维之脉气所发也。”②指阳辅穴。张志聪注:“肉者分肉,里者肌肉之文理也……足少阳阳辅穴,

  • 姚能

    【介绍】:明代医家。字懋良,号静山。海盐(今浙江海盐)人。精于医理。著有《伤寒家秘心法》、《小儿正蒙》、《药性辨疑》等书,皆佚。

  • 鸡肠子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 寒豆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

  • 大风消

    见《草药手册》。为胃友之别名,详该条。

  • 嗜异

    病证名。指病人喜食异物。《寿世保元》:“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是虫动。”临床上脾疳、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

  • 巨虚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