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郁怒伤肝而起。《银海精微》:“眼昏而泪,胞肿而软,上壅朦胧,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
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八方。雄黄、朱砂各二钱,牛黄、麝香各二分。为细末,猪胆汁调敷患处。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初起。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心中懊憹。《医经小学》:“心中懊恼,反覆颠倒不安,心乱如有所失也。”详心中懊憹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竹根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