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奇零不尽的余数。《灵枢·卫气行》:“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
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科正宗》卷四。详颊车蹉条。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炒神曲、炒麦芽、黄连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三两,芦荟二钱半,使君子仁十个。为细末,猪胆汁为丸,黍米大或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食前米汤送下。治小儿脾疳瘦弱,或泄利无度。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介绍】:见余奉仙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熊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润安。江苏武进人。著述有《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等,刊行流传的有《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等。
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