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胜阳微

湿胜阳微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湿为重浊粘滞的阴邪,能阻滞阳气活动,尤易损伤脾阳,产生面白、胸闷、腹胀痞满泄泻,甚则形成水肿等症。因而治湿须要维护阳气,注意通利小便,不得过用寒凉。《温热论》:“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猜你喜欢

  • 迪庆藏药

    民族药著作。杨竞生等著。上下两册。全书载藏药598种。分矿物、动物、孢子植物和木本种子植物四类。药物名称按藏文字母顺序排列,藏汉两种文字对照。每种药分效用、来源两项叙述。部分药物还有别名、成分、药理、

  • 惹肥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乌茄疔。见该条。

  • 非化脓灸

    直接灸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但不灼伤皮肤,不使局部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当艾炷燃至一半左右,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或灼痛时,即用摄子将艾炷挟去,另易新炷施灸,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度。因其灸

  • 藕节疤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 茧子

    病名。即趼子。见该条。

  • 喜按

    腹痛部位因按压而缓减。属里虚证。《景岳全书·杂证谟》:“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

  • 阴窍

    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

  • 谿

    是溪的异体字。参见溪谷条。

  • 地瓜儿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穴腧都数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