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见《吉林中草药》。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污染而成之疮。治疗同一般疮疡处理。又称脐漏,见该条。
见女科、产后编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鸡血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又名温疟。《症因脉治·肾经疟》:“肾经温疟之症,肌肉消,脑髓烁,先见烦躁发热,躁状畏人,热势稍衰,复返归肾,又见寒候,此肾经冬受风寒温疟之症也。肾经温疟之因,冬受风寒,藏于骨髓,至春阳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邪盛发于三阳经者。《保命集·诸疟诸论》:“在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皆谓之暴疟。”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