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花椒叶,详该条。
【介绍】:见陈虬条。
即火力大而猛。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不宜久煎。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纸纴子。见该条。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指形体健康无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肝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头目瞤动,胁痛,常伛偻而行,或踞坐不得低头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诸病源候论·
胃的津液,同胃阴。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参见胃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