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孙德润条。
见《丹溪心法》。为川芎之别名,详该条。
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陈皮厚朴汤,见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字思贤。祖籍开封,后迁居杭州。世代为小儿医,观善医术更精。
病名。即椒疮。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卷二十四。系由毒蛇瘴气中人,致咽喉肿痛或颈项肿痛者。“又有锁喉蛇瘴,岭南人多受朴蛇瘴气,项大肿痛连喉者。”或身发寒热、肿痛难咽。治宜解毒消肿。可选用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
五善之一。声音响亮,肌肤滑泽,大便如常者为肺善(见《外科正宗》)。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经期、产后、胞脉正虚,湿毒秽浊之邪,乘虚内侵直伤胞脉,损伤冲任之气血,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症见带下量多,色如米泔或黄绿如脓,五色杂下,气味臭秽,阴部痒痛,或有发热,腹痛,小便短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