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

外治法专著。一名《外治医说》。清·吴尚先撰。1册,不分卷。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卷首总论外治之法。正文部分则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痹症等多种病症的外治法并详加注文阐述,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书末附常用外治膏药方的配方与制法,并附《治心病方》一文。全书以记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治法多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便于推广。由于作者本人是外治法卓越的实践家,其所收选的治法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为外治法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但书中也掺杂了因果报应等唯心错误的观点。建国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羊痫疯

    痫的俗称。详该条。

  • 圆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圆翳内障。详该条。

  • 房室伤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 疳湿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又名疳、湿、疳湿疮。古人认为疳湿是由于久利脾胃虚弱,肠胃之间,虫动侵蚀五脏,使人心中烦懊,其虫上蚀则口鼻齿龈生疮,下蚀则肛门烂痒。用《千金》姜蜜汤(生姜汁、白蜜、黄连),送

  • 毛漆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 兑骨

    ①骨骼部位名。亦称锐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今称尺骨茎突。《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颧髎。见该条。②《难经·六十六难》

  • 十二脏

    即十二官。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详十二官条。

  • 鼻尖

    即鼻准。详该条。

  • 五经

    ①五脏的经脉。《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穴,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参见各条。《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

  • 呿(qū 区)

    本作。张口。《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又:“刺下关者,欠不能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