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琥珀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温病学上与伏气相对而言的病证。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证候。
见针灸大成条。
见《普济方》。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因感受湿邪所致者。有寒湿痢与湿热痢之别。《时病论》卷三:“湿痢,有寒热之分焉。”亦指痢疾危证。《医学入门》卷四:“湿痢,腹胀,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浊,危症也。”治疗可选用当归和血散、
方书名。简称《肘后备急方》。8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