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涎血

痰涎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咯血》。指痰唾涎中带有血丝、血点。《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痰涎血者,脾家畜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病尤为甚,其条分缕判,则有由六经之火者,宜山栀地黄汤;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宜天门冬汤;有由于阴分虚弱者,宜清火滋阴汤。”《证治汇补》卷五:“痰涎血。痰中带血,多属脾经,须分痰血先后施治,先见血而后嗽痰者,此相火上炎,煎熬成痰,降火为主,若用消痰,则血溢而不止。其先痰嗽而后见血者,是积热生痰,载血上行,清痰为要,若用血药,则痰滞而不行。”参见咳血嗽血唾血条。

猜你喜欢

  • 麻疹舌苔

    麻疹舌苔主要辨黄、白、黑三种。白苔为肺热,黄苔为脾胃热,宜用清热解毒或随证施治。若黑而湿润,为热在血分,黑而干燥苔,为热在气分,宜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或清气分实热之剂治之(见《麻科活人全书》)。

  • 孙永贤

    【介绍】:见李仲南条。

  • 婆婆针线包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仲景十二脉之一。子母相乘的脉象。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诊家正眼》:“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

  • 脂积丸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方。白丁香二十一个,轻粉、滑石、乳香各半钱,巴豆(烧存性)三十个。为末,煮糊为丸,黍米大,每服一至二丸,柳心七个煎汤送下。治小儿血癖。

  • 迭里特

    【生卒】:十世纪【介绍】:辽代医生。契丹族,姓耶律,字海邻。善骑射,尤精医术。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后,拜为迭刺部军事首领。太祖患心痛,召迭里特诊视,曰:“膏肓有瘀血,然药不能及,必针而后愈。”经针刺而治

  • 肝善

    五善之一。身体轻便,心静不烦,指甲红活,起坐安宁者为肝善(见《外科正宗》)。

  • 马疔

    病名。《疡医准绳》卷五:“起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煖涂,又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

  • 顿灸

    灸法用语。与报灸对举,指一次灸完规定的壮数。《备急千金要方》:“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

  • 室女红脉不通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室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