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关节面失去了正常连接。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又名脱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多因跌打、坠撞所致。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以外伤性为多见。按脱出程度可分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见隐疹条。
麻疹早期征候。出《麻科活人全书》。详麻疹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指因肠胃积热,热迫络损导致的大便下血。与热毒下血相类。《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肠胃积热,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脉弦数者,宜黄连丸,酒蒸黄连丸。”又:“有实热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尿刺。详该条。
受湿邪所伤而发病。分外感湿邪、湿浊内阻肠胃。参湿气条。
见重广英公本草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