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十一:“风腲腿之状,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也。盖风邪侵于分肉,流于血脉,荣卫稽留,涩而不行,致身体骨节,肌肉腰脚,痹滞无力不能用也。”宜用五加皮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书名。清·王廷俊撰于1867年。本书辑录治案十余则,每则详述病程经过,辨析因、症、脉、治,处方附有方解,并介绍历代医家对此病症的一些分析和治验等。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金银花一两,甘草节五钱,黄芪、炒皂角刺、当归各三钱,乳香、没药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酒煎或温酒调下,若婴儿病,乳母亦服用。治痈疽疮毒。如疮已溃、肿毒已止者,去乳香、没药、金
五行学说术语。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如肝木为母,心火为子,肝阳上亢,可发展为心火亢盛;又如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胃虚弱,也可累及肺气不足。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五。因风热壅滞肌肤所致。其症体表生疮,溃流脓血后,脓腔呈空壳状,仅留一层薄皮。宜用苦参、密陀僧、蛤粉、儿茶各等分为末,先清洗疮面,揭去白皮、脂油调搽;脓水多者干撒。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雄黄、鳖头(煅黄色)、轻粉各一钱,藜芦二钱,冰片二分。为细末和匀,先用芎归汤第二方熏洗患处,随后搽药。治阴挺。
【介绍】: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黄帝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