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即透邪。详该条。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三。又称伤风腰痛。因风邪伤于肾经所致的腰痛如掣,或左或右,痛无定处,或连肩背,或牵引两足,或见寒热,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活血。可用独活寄生汤、五积散、小续命汤等方。风
出《本草拾遗》。又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野香茹。为唇形科植物粗糙荠苧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的全草。分布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华东、中
见《现代实用中药》。又名胡荽子、香菜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果实。主产江苏、安徽、湖北。辛,微温。透疹,健胃。①治痘疹透发不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痢疾。煎服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详气闭条。
指肾贮藏精气及管理大小便的功能失调的病机。主要证候有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治宜固肾涩精。
眼科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视瞳神内隐隐然,若有一丝横经或斜经于内,自视全物亦有如碎路者,乃络为风攻,郁遏真气,故视亦光华有损”(《张氏医通》卷八)。此证可见于圆翳内障之初发期。详该条。
《素问》篇名。长,犹广的意思。本篇指出头痛、寒热等十二种不同病症的针刺手法,进取针穴及针刺反应。说明了针刺治病要根据疾病的肌肉骨节部位、性质,适当掌握进针的深度、次数和治程长短的道理,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