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反治法之一。即欲通利下降,反而使用升提的方法。如小便不通用宣肺提气,肺气通调,水道自利,是一种提壶揭盖的方法。
【介绍】:见杜光庭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呕吐、经来惯呕吐。指每值经期出现恶心呕吐,并伴随经期反复发作。多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内阻、或伤于水饮所致。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损伤脾胃、经行之际
身体消瘦虚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齿候。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微痛而根浮也。”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①人体部位名。指肩关节。《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②穴位名。《素问·气穴论》:“肩解二穴。”王冰注:“谓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又《素问·气府论》:“肩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