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鬼当。位于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
病症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大便秘结之由于三焦不和者。《丹溪心法附余·燥门》:“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用搜风润肠丸。参见大便秘结条。
汗法之一。解表药与温通经脉药物并用,以散邪温经的治法。如患者平素阳虚,感受风寒,邪入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腰腿痛,手足凉,苔白,脉濡,用当归四逆汤,发表温经散寒。又如治疗少阴兼太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心书》。正视时,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视力减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厚,如鸡子黄涂罩舌上,多为湿热结于中焦,或热邪与痰湿互结所致。宜清热化痰燥湿。
出《素问·方盛衰论》。多由肾阳素亏,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所致。包括:①肾的阴阳之气俱虚。症见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腰脊痰软,听力减退,短气,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苔白,
见《疡科纲要》。高突于疮口之肉芽,影响脓毒排泄。可用丹药或乌梅肉炭、冰片研匀外敷去之。见疮疡生胬肉条。
【介绍】:见严子成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产门不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