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即《古方新解》的增注本。详古方新解条。
病位在内的疾病,用内服药消除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冷涎呕吐、冷癎。多因胃有寒痰所致。《医宗必读·呕吐哕》:“痰饮者,遇冷即发,俗名冷涎泛。”详冷涎呕吐条。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介绍】:见吕应钟条。
【介绍】:宋代医官。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擅长妇科。
见《陕西中草药》。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多系血气虚衰,风邪入侵,痰湿蕴结所致。症见眼睑知觉迟钝,甚至麻木不仁。宜养血祛风除痰,用正容汤加减。
见《本草纲目》。即没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