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黄芩泻白散,见该条。
病证名。指日久不愈的赤白痢。《诸病源候论》卷十七:“久赤白痢者,是冷热乘于血,与津液相杂而下,甚者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久不瘥也。”治宜益气固肠,用乌梅丸,或调中益气丸加黄连、枳壳。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香加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即油桐根,详该条。
病名。即水恣。《脉因证治·泄》:“水恣泄,乃大引饮,是热在膈上,水多入下,胃经无热。”详水恣条。
运气术语。指逢阳年(阳干),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过而同地化者三,……太过而加同天符。”如甲辰、甲戍年,甲为阳土,辰、戍年太阴湿土在泉,是阳土运与在泉湿气合,即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