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手冷、足冷、气冷、唇冷、面冷。为初生儿全身阳气衰竭的危象。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见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书名。6卷。清·周学海撰于1891年。作者汇集读书、临症之笔记而成。卷1证治总论;卷2形气、脉法类;卷3~4证治类,列各种病症证治;卷5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6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装入安瓿,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用。具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近年各地已将中草药制成多种
①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为宗气所聚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心包。《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也有认为膻中不完全是心包。《医门棒喝二集》卷一:或谓“胞(包)络属于膻中
病名。指肺胀气逆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实咳嗽,肺胀者,肺统周身之气,因虚不能宣布于外,而反逆归本经,诸窍闭塞,不通而发胀,则中府、云门两胁间之经络,皆不能利,所以气高而似喘,实非喘症。若邪
少阴为二阴,阳明为二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王冰注:“二阴谓手少阴心之脉也,二阳亦胃脉也,心胃合病,邪上下并,故内伤脾,外伤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