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大便。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注解伤寒论》卷五:“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参见便秘条。
证名。指在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发热。多因肺气热盛所致。《证治准绳·发热》:“平旦发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用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参见发热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马莳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苍术、石膏、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甘草。水煎服。治伤湿咳嗽。
水泻的古称。又称注泄、泄注。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因泄下如水注之状,故名。详水泻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