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体表部位名。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
病名。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而致。证见患处肿硬,大小不等。此愈彼起,随处可生。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亦可破溃化脓。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至喉者多危。治法: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
见《药材学》。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盘脐痧》:“此系肾经受邪,脐上盘旋,悠悠作痛。”治用香油刮膻中、中庭、中脘,再刺中魁、小骨空穴。用砂仁、槟榔、芦粟梗、藿香、木通、灯心等。参见痧条。
【介绍】:见龚信条。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