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罗知悌

罗知悌

【生卒】:1243?~1327

【介绍】:

元代医家。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弟子。他除继承刘氏之学外,还吸收了金代名医张从正李杲两家的学说,在医学上别有新的见解。经过其弟子朱震亨进一步发挥,为创建后来的丹溪学派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 一笔消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没药、乳香各二钱。用蜗牛打烂作锭、晒干、滴醋研磨,以新笔蘸药,控患顶,圈围患处,至消为止。治痈疖。

  • 热泪

    证名。见《银海精微》。多由风热外袭,肝肺火炽,血热瘀滞等;或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异物入目亦可引起。目中多泪,泪下有热感,邪实盛者可泪热如汤,常伴有红赤、肿痛、羞明等证。治之当根据证情,分别选用疏风

  •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100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

  • 心热烦啼

    病证名。见明·万全《育婴家秘》。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热烦啼者,面红色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

  • 逆顺障证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凡见风轮际处,由白珠而来无数粗细不等赤脉,周围圈圆侵入黑睛,黑睛上障起昏涩者,即此证,必有瘀滞在内。”详逆顺生翳条。

  • 喜忘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

  • 戟叶半夏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庄氏慈幼二种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 独骨疮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湿疮。出《洞天奥旨》卷十三。由口津下流,浸渍日久所致。小儿多见患处湿烂,浸淫成疮。内服燥津丹,外用制津丹搽之。相当于口周围湿疹。

  • 真寒假热

    阴证似阳的证候。症见身热,但喜衣被;口渴,而不多饮;手足躁扰,但神情萎疲;苔黑但滑润;脉洪大而无力等。多见于素禀虚寒而感外邪,或劳倦、内伤所致虚阳外露,里寒格阳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