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羊毛疔

羊毛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又名羊毛疔瘤。初起头疼身发寒热,状类伤寒,但前心后心有红点如疹形,紫黑者为老,淡红者为嫩。先将紫黑疹点用针挑出,如羊毛状,前后心共挑数处,用黑豆芥麦研粉涂之,汗出而愈;一法用明雄黄二钱青皮包扎,蘸热烧酒于前心搽之,自外圈入内。内服败毒散等,清热解毒之剂。类似败血症。

猜你喜欢

  • 束骨

    ①骨骼部位名。相当第五趾跖关节部分。《释骨》:“小指(趾)本节后曰束骨。”②经穴名。代号BL65。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膀胱经。输(木)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第四趾底

  • 消谷

    指食物入胃后,很快消化。《灵枢·大惑》:“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常为中消主症,参见该条。

  • 百枝

    出《吴普本草》。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 大谷

    见溪谷条。

  • 太医院知印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 偃月内障证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 陈柑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柑皮,详该条。

  • 打扑伤损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 垂浆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见该条。

  • 月经水

    见《本草蒙筌》。指月经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