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继承家学。曾任太医院提举。
水肿在皮腠间,按之复起。或称气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浮虚。”
出《雷公炮炙论》。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为山茱萸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肝火郁热所致的胃脘痛。见《类证治裁·胃脘痛》。《医醇賸义》卷四:“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加味左金丸主之。”《症因脉治》卷一:“时作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事方》。为猪牙皂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即小儿盘肠气痛,表现有干啼,额上汗出者。多因小儿肠胃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铃子散加减(《幼科发挥》)。
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靥。详该条。
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