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末针灸医家。字瑞庵。兰溪(今属浙江)人。名医王开之子,承父业,精针灸,屡游三吴,医名大振。与父合注窦汉卿《铜人针灸密语》。又撰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卷,记述经验取穴效方,并编为歌括。文
指八种谷物。有二说:①《本草注》为:黍、稷、稻、粱、禾、麻、菽、麦;②《续古文苑》·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注》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恶。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目无赤痛,亦未受风,只因脏气不足而频频泪出之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亦不因风而出不止,本无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