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根

耳根

耳后连头部处。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

猜你喜欢

  • 山枣子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 嫩双钩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 积热泄泻

    病证名。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而致。《症因脉治》卷四:“积热泄泻之症,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治宜清肠胃积热,方如黄

  • 产后小便不通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指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则坐卧不安。多因素体虚弱,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素禀元气不足,复因分娩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

  • 外踝

    骨名。出《灵枢·骨度》。又名核骨。解剖学同名骨。即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

  • 冻青树子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 邓博望

    【介绍】:见邓苑条。

  • 王逊

    【介绍】:清代人。履贯生平不详。编纂有《药性纂要》一书,系选录《本草纲目》中的597种药物,并略增数种,共计606种。主要录其功用,以便于记忆。

  • 挟按法

    推拿手法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即挤法。详该条。

  • 神仙枣

    《验方新编》卷十一方。大枣二斤,金银花、当归身各一两,甘草三钱,僵蚕、白芷、乳香、五倍子、黄芪各五钱。水煎,分四至五次服,吃枣。治疮毒日久,疮重体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