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长频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名。见《宣明论方》卷十。又称鹜溏、鸭溏、鹜泻。《医宗必读·泄泻》:“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沏清冷,小便青白,附子理中汤。”参见寒泄条。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该条。
指发痧时腿弯、肘弯上下怒张的静脉,呈深青、紫色或深红色。系痧症显现于体表的一种标志。《痧胀玉衡》:“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血分者多;乍隐乍现者,毒入气分者多;伏而不现
见《云南中草药》。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柔肝。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