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著作。杨竞生等著。上下两册。全书载藏药598种。分矿物、动物、孢子植物和木本种子植物四类。药物名称按藏文字母顺序排列,藏汉两种文字对照。每种药分效用、来源两项叙述。部分药物还有别名、成分、药理、
人体部位名。《伤科汇纂》卷一:“节者骨之节髎也。”即关节,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病名。即脚根喉风。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羌活、防风、当归、生地黄、川芎、白芍药。水煎服。治风中于左,邪入厥阴,口眼歪斜。如身痛加秦艽、钩藤、柴胡。
证名,又称小便失禁。指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或小便频数、难以自制者。《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丹溪心
出《灵枢·经脉》。筋性刚劲而坚韧,有约束骨骼的功能。
出《灵枢·经脉》等篇。即外眼角。见眦条。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