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
即橘皮竹茹汤第二方,见橘皮竹茹汤条。
病名。清·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名曰子朝,宜服顺气安胎饮。”参见子悬条。
①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
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搓食指……大指中指合而直搓之,能化痰。”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腋下胁上部疼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参胜胁肋痛条。
即水痘,详该条。
淋的异体字。详该条。
即第四足趾。又称小指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