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同肾阴虚。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陈氏《小儿按摩经·诸穴治法》:“板门穴,往外推之,退热除百病;往内推之,治四肢掣跳。用医之手大拇指,名曰:龙入虎口。”
证名。指饮食停滞,脾胃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类证治裁·肿胀》:“食滞中满者,专消导,和中丸。”食滞中满而痛者,宜温散,药如干姜、苍术、白芷、川芎、香附、姜汁之类。若宿食不消,面黄,吞酸,宜丁香脾积丸,
气功养生类著作。唐·胡愔著。此书对每一脏腑分述其图、修养法、相病法、治病法、导引法、六字气法,有理论、有方药、有气功法的运用,是继《黄庭内景经》之后,研究气功养生法的专著。其特点是:①重视把握阴阳。认
病证名。见《外科正宗》卷二。古人按喉病见症之不同把喉证归纳为十八种临床类型,称为十八喉风。《喉科秘旨》分喉风为十二证:《喉科指掌》分为十六证;《重楼玉钥》分为三十六种喉风。详见喉风及有关各条。
偻,曲身;附同俯。行走曲身下俯之状。多由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病证名。指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的病症。见《松厓医经·咳嗽》。《丹溪心法》:“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杂病源流犀烛》:“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
【介绍】:元末针灸医家。字瑞庵。兰溪(今属浙江)人。名医王开之子,承父业,精针灸,屡游三吴,医名大振。与父合注窦汉卿《铜人针灸密语》。又撰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卷,记述经验取穴效方,并编为歌括。文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