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配穴法之一。指以背俞穴与募穴相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胃病之取胃俞、中脘;肝病之取肝俞、期门等。详见表。俞募配穴表
【介绍】:明代医生。字士弱。四川成都人。他在医学思想上,独尊古方古论,认为金元时代各医家著述是违背经典之作。编有《重证本草单方》一书,反映了一些保守和泥古思想。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内经》十二脉之一。同紧脉。《诊家正眼》:“曰急者,紧之别名也。”
即唇紧。详该条。
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证名。指患者自视眼前常有黑花如飞蝇状。《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九:“肾水既虚,肝无以滋养,故见于目者,始则不能瞩远,久则昏暗,时见黑花飞蝇。”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症状。
病证名。为疳证、疳疾、疳病的简称。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主要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以及六淫疫毒,诸虫感染,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病因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