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木贼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笔筒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
出《脉经》。即双胎,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已佚。
【介绍】:见朱天璧条。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又名臊疳。指下疳痛而兼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即疳疮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