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又名榆子、榆荚仁、榆钱。为榆科植物榆Ulmus pumila L.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微辛,平。健脾利湿,安神,杀虫。治带下,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失眠,小儿疳热羸瘦。煎服:4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参见崩漏条。
指舌苔润滑。是有津液之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结;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篇下》:“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即支节烦疼。见《伤寒来苏集·柴胡汤证》。详支节烦疼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月经色淡,质稀如水。由气血俱虚所致。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人参、甘草、肉桂、当归、川芎、香附。或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香附;腹痛加阿胶、艾叶、延胡索;虚甚者,加生姜、附子。
即鼻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