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用轻清上浮、疏解泄热的方药,治疗上焦风热病证的治法。《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治上焦病证须轻清疏解。热本易伤津,发表过度则徒损正气,故宜疏解。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桔梗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总穴条。
【介绍】:东汉医生。据史料记载,常以道术治病,似为巫医。
病证名。属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挟外感,内伤,以致瘀血停滞于内,冲任失调,瘀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发为崩漏。症见阴道突然出血,量多不止,或血量虽少而淋沥不断;色紫黯有块,小腹疼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盗汗。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炙皂角(去皮子,炙焦黄)二两,川椒一两,细辛一两半。为末,盛于胶囊中,大如指,纳入阴中。治妇人黄瘕,症见经行不利,左胁气结,阴中刺痛,淋露黄汁。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猫眼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