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牙齿呈黑褐色。①危笃证候之一。病人牙齿忽然变黑,是足少阴肾经气绝的征候,病危笃,主死。②牙齿被虫蚀蛀者,则齿亦黑(《重楼玉钥续编》)。治疗:前者应脉证相参,辨证用药;后者宜从清洁口腔着手,可
书名。4卷。恽铁樵撰。刊于1928年。本书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本草著作。题金·张元素撰。1卷。此书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所载《腑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的内容。以五脏六腑为纲,述其本病、标病,以泻、补、寒、发等治法为目,类别有关药名。《本草纲目》所载未记撰人,此
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三棱针。《灵枢·九针论》:“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是一种体呈圆柱,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的
医经类著作。陈无咎撰,约成书于1931年。作者深研《内经》,对其疑难学理予以辨析、解惑。前二编均先列提纲予以阐论,其内容包括言气、言脏、言诊、言病、言变、言输、举针等目。并对《素问》58篇之惑予以辨析
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初生着噤。简称噤。《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初生,口里复结聚,生于舌上,如黍粟大,令儿不能取乳,名之曰噤。此由于胎时,热入儿脏,心气偏受热故也。”
出《肘后备急方》。即痘疮。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