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出《幼科铁镜》。位于鼻梁骨高耸处,在山根穴与准头穴之间。《保赤推拿法·掐天庭穴至承浆穴法》:“延年在鼻高骨”。有开窍醒神,止抽搐等作用。用治外感风寒、惊厥等症。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三。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见三才封髓丹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介绍】:见石芾南条。
病名。①指痢疾如蛊注,下脓血瘀浊杂物者。又称蛊疰痢、蛊注毒痢、虫疰痢、蛊痢。《诸病源候论·蛊注痢候》:“虫注积候,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毒气侵蚀于藏府,如病蛊注之家,痢血杂脓,瘀黑有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满口淡白而疼痛。此虚寒之症。结合全身情况或可选用理中丸、四逆汤之类温之。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医门金宝鉴》三卷,已佚。
即肩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