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证治准绳·杂证》。即鼻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见《外科选要》卷六。即胎溻皮疮。详该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与少阳经互为表里。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故云“两阴交尽”(《素问·至直要大论》)。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太阴和少阴之里,故有“厥阴为阖
病名。指痢疾之由食积内阻所致者。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多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其症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新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主编《上海中医杂志》多年。著有《中国医药问题》等书。
见《广州植物志》。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