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腋痛

腋痛

证名。《症因脉治》卷一:“腋痛者,在两胁之上,奶旁外侧,痛连缺盆肺经症也。若在腋之下,原是胁痛,而非腋痛。”致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多因风寒燥热等邪侵肺所致;内伤多因郁怒伤肝积热熏肺或肾火上冲引起。因风寒者可见恶寒发热,喘急咳嗽,多痰,腋痛时牵引锁骨上窝部等症。治宜疏邪肃肺为主,如麻黄杏子汤加味泻白散等方。因燥热者可见腋痛,口渴面赤,吐痰干涸,小便短赤等症。治宜清燥泻火为主,如燥热伤气,用加味泻白散,燥热伤血,用青金泻白散;肝肺火盛者,用知石泻白散柴胡黄芩等药。内伤者,如郁怒伤肝,可见腋痛,烦躁多怒,胸膈痞塞等;若木火刑金或积热熏肺,则兼见咳嗽气逆等症。治宜疏肝清肺为主,可选用加味泻白散、严氏推气散加味清胃汤等方。肾火上冲,多因房劳过度,精伤肺损所致。常见腋胁隐隐作痛等症。宜用左归丸家秘天地煎黄芩泻白散等方。亦可因湿热所致。《张氏医通》卷五:“少阳湿热留薄,则腋下肿痛,小柴胡加抚芎枳壳;实人去参加草龙胆;体肥痰盛加白芥子;有痰饮搏聚而痛者,加味导痰汤加柴胡为向导。”参见外感腋痛内伤腋痛条。

猜你喜欢

  • 背俞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 失心风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 外表、表浅或轻微之意,与里相对而言。如人本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属表;外感邪在卫分或太阳经属表,病较轻浅,法当解表。

  • 铁扁担

    ①见《江西草药》。为万年青之别名。②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射干之别名。③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扁竹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 夜半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 张飞态

    【介绍】:见张勇条。

  • 商丘

    经穴名。代号SP5。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经(金)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并有跗内侧动脉及大隐静脉通过。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

  • 莱阳参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 风耳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多由心肝二经血热上冲所致。症见耳内流脓并带红色。治宜清肝凉血,可选用***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条。

  • 李正宇

    【介绍】:见李中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