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后喘

药后喘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因服药后引起的哮喘。可因药物过敏,或其人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不能收。治宜扶正为主,如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用三拗汤。”古代有因服石药致喘者。如《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之发,……使人胸满短气,上喘咳嗽,不得安卧。”宜紫菀汤麦门冬汤贝母汤葶苈丸等方。

猜你喜欢

  • 黑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膀胱。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属水配黑色,故称。参见黄肠条。

  • 紫淡带青舌

    全舌紫淡带青、滑润瘦小。为寒邪直中肝肾阴证。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

  • 阴瘅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 伤寒例新注

    见伤寒论注条。

  • 羊毛疔瘤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即羊毛疔。见该条。

  • 阴虚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若因肾阴亏损者,症见咽干少津,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至夜尤甚,或耳鸣盗汗,腰膝酸软,牙龈出血,尺脉无力等。故张景岳云:“阴虚喉痹,其证亦内

  • 沙证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 花龙骨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龙骨之处方名,详该条。

  • 卒喘

    证名。指猝然发作的气喘。《诸病源候论》称卒上气,《杂病源流犀烛》称忽作喘。多由暴感风邪或情志过极,气逆上壅。亦可由伤食、伤饮所致。参见卒上气、忽作喘等条。

  • 悍药

    悍,强悍;悍药指其性燥烈。强悍的药物,如金石药之类的***、硫黄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郁)气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