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莝(cuò 挫)

莝(cuò 挫)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猜你喜欢

  • 惊泻

    病证名。指小儿脾胃虚弱,外受惊恐所引起的泄泻。临床特点为惊搐与泄泻并见。《证治准绳·幼科》:“惊泄,粪青如苔,稠若胶粘。”宜以镇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为治。可用四君子汤、异功散之类,勿用峻攻之药。

  • 爪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爪黄之病,口苦舌干,身体急强,面目俱黄,行履不得,言语狂乱,四肢疼痛,发即便走。”治用灸烙法,内服瓜蒂散等方。参黄疸有关条。

  • 商谷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商谷二穴,在石关下一寸。”所指即商曲穴。

  • 清胆行气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黄芩、半夏、枳壳、香附、郁金、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各9克,木香9~12克,白芍药15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缓急止痛。治气滞型急性胆囊炎,右胁绞痛

  • 温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熟地黄一斤,肉苁蓉(酒浸)、麦门冬、牛膝(酒浸)、五味子、巴戟天、炙甘草各八两,茯神(去木)、炮姜各五两,杜仲三两(姜汁淹,炒断)。为末,每服二钱,空腹温酒送下,日二、三次

  • 针刺麻醉

    ①简称针麻。它是在传统的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术前一般按麻醉常规给予辅

  • 食鯸鲐鱼中毒

    病名。《诸病源候论·食鲐鱼中毒候》:“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即河豚中毒。详该条。

  • 八厘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 屏风

    出《名医别录》。为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 折伤

    病证名。见《折伤薄》。即骨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