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隔饼灸,见该条。
见济世养生集条。
证名。此乃胃家之邪热发泄所致。痧透则呕自止。若痧隐而不透,呕甚吐者,治宜以透邪、解毒、清热、止呕之剂。参见疫喉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秉衡。浙江钱塘人。盐官家族出身,为王孟英的曾祖,长于医术。著有《重庆堂随笔》(1808年),采集不少名言,并记述自己的医术心得体会,对伤寒的证治、本草药性、脉诊等皆有一定的见解;
见《中药志》。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