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继承家学。曾任太医院提举。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小飞扬草,详该条。
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见《江氏伤科学》。参关节条。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可用逍遥散。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指患疮疡时出现烦躁证者。①若烦躁发热口渴,脉数而实,由热毒内攻所致。宜清热解毒除烦,用内疏黄连汤、金银花散加连翘、山栀等。②若烦热作渴,面红目赤,脉大而虚,系血脱发躁。
出《吴普本草》。为昆布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潘蔚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园医学六种》中。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