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灵芝
见《安徽中草药》。为灵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灵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正体类要》卷下。即参苏饮第二方,见参苏饮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白术二钱,人参、茯苓、黄连、干姜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胃热脾虚,口糜气臭,腹泻。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颏的俗称。详颏条。
见《药品化义》。即葱白,详该条。
即补肾纳气。用补肾药物为主治疗肾不纳气导致虚喘的治法。详补肾纳气条。
【介绍】:见公孙光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病证名。出《素问·大奇论》。《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
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证。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