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缺唇、兔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多由先天而来,宜手术修复。详兔唇与缺唇条。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下肢踝以下部分,由踝、跖、趾组成,上接胫。
气功功法。为小周天的全称。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又称饮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参见饮泻、水恣
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