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劳发热

虚劳发热

病证名。指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以阴虚为多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理虚元鉴》卷上:“虚劳发热,皆因内伤七情而成。人之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成伤,不止房劳一端为内伤也。凡伤久则荣卫不和而发热,热变蒸,蒸类不一。凡骨脉皮肉、五脏六腑皆能作蒸。其源多因醉饱后入房,及忧思劳役,或病饮食失调,暨大喜大怒大痛大泪,……故夜热内热虚热,为虚劳之初病;骨蒸内热潮热,则虚劳之本病也。宜及时调治,毋使滋蔓。治法清金养荣,疏邪润燥为主,则热自退矣。”虚劳发热亦可因瘀血而致。《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虚劳》:“虚劳发热,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饮食起居过时失节,营卫凝滞,先成内伤,然后随其气所阻之处,血为瘀积。”此为虚中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宜大黄虫丸等方。参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热、劳热,潮热、骨蒸等条。

猜你喜欢

  • 广嗣

    嗣,指后代、子孙。广嗣即多子女。

  • 天秃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鬼受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尺泽,见该条。

  • 慈幼便览

    见六种新编条。

  • 舌根痈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编》:“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 红汗

    病证名。即鼻衄。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称为红汗。《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②泛指一般鼻衄者。《伤寒家秘的本》:“俗人以血为

  • 向日葵梗心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

  • 肺痿

    病名。①肺叶枯萎所致的病证。一作肺萎。有虚热与虚寒之分。《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

  • 六元正纪大论

    《素问》篇名。本篇所论六气主司天在泉,五运为中气,左右间气纪步,即初气至终气为六气,以分一年四季,五运为木火土金水,如甲巳为土运等。五运和六气相配合,适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故名。

  • 相思虫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