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火牙衄

虚火牙衄

病证名。指齿衄之因于虚火者。《医门补要》卷上:“病后中虚,使脾不统血,无根之火,逼血上涌牙缝而出,脉虚弦,用六味汤加肉桂三分,引火下降。误与苦寒制火,反大涌出,不治。若胃经实火口臭脉数有力,宜投***地黄汤。”参见齿衄条。

猜你喜欢

  • 五云子诊腹法

    见诊病奇侅条。

  • 西黄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 安耶

    【介绍】:见安邪条。

  • 万病紫菀丸

    《医垒元戎》方。又名厚朴丸。紫菀、菖蒲、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柴胡,厚朴(姜制)一两,炒桔梗、茯苓(去皮)、皂角(去皮弦子,炙)、桂枝、炮姜、黄连、炮川乌(去皮)各八钱,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

  • 太医局丞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 地花椒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 黄卷皮

    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 助阳和血汤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 解郁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 水蓬稞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