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生。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北)人。精于医术,治病多用土法,有良效,在当地闻名。
证名。出《素问·异法方宜论》。挛为曲而不伸之状,常与拘、急并称,如拘挛、挛急、多属筋病。可分虚实寒热四证。《证治准绳·杂病》:“《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身之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虚挛多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见该条。
出《伤寒论》。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即鼾。详该条。
骨伤治法之一。见《伤科汇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惊卒恐,则精神内损,肾气受伤,气陷于下。肾主藏精,肾气损则精气法,可致惶恐不安,骨痠痿弱,滑精或小便失禁等。《灵枢·安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介绍】:清末医家。字孟劬。浙江钱塘人。专门喉科,编著有《白喉证治通考》一书。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荠菜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