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即咽峡部。《喉科指掌》卷三:“双乳蛾,……生于关口上部两边。”证治参见乳蛾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详润下条。
见《本草纲目》。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病证名。①指初生儿大便不通。婴儿出生后二、三日不大便,除生理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壅结,或胎禀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所致。胎热者宜清肠,用一捻金;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先用独参汤,继以蜜煎导法。②脐风三证之一。
【介绍】:见张世贤条。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