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草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见《千金翼方》。为肉桂药材之一种,系加工除去栓皮者,详肉桂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见该条。
证名。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
出《脉经》。指小产。详该条。
指肘部感到如罗网一样牵急不舒。《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类经》注:“网,如罗网之牵急也。”
气功学丛书。明·闾鹤洲辑。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此丛书收录各种气功著作三十六种。其中有彭晓、陈显微、陈致虚注解的《周易参同契》,翁葆先等注的《悟真篇》、《阴符经》、《道德经》、《赤文调古经》、
病证名。即肺经感受风热之邪而忽然失音,其症口舌干燥,渴欲引饮,舌黄脉数,便结溲黄等。治宜疏风宣肺,清热降火。可选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加减。参见暴喑条。
病证名。指食积凝结肠胃,腹部触及块状物者。明·周礼《医圣阶梯》:“食积凝结成块,留滞肠胃者,虽泄泻而不能出。”症见腹痛拒按,口臭,口舌干燥。治宜通府去积,用大承气汤加减。
【介绍】:明末医生。字思兰。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撰有《医案》一卷(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