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风疮

血风疮

病名。指某些瘙痒性皮肤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由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成。本病遍体可生,初起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日轻夜重,抓破则流脂水,浸淫成片;病久风邪郁于肌肤,则耗血生火,瘙痒倍增,破流血水,心烦不寐咽干不渴,大便燥结。治疗:初服消风散,若日久血虚风燥地黄饮子。外用雄黄解毒散水煎熏洗,再搽黄连膏润肌膏。相类于丘疹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紫癜性色素性皮炎等。

猜你喜欢

  • 小青胆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攧扑损伤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 疏理

    皮肤腠理疏松。《素问·异法方宜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 皮肤

    参见皮毛条。

  • 大荠

    出《尔雅》。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 宋霖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丹毒备急方》,3卷,已佚。

  • 黄敬甫

    【介绍】:见黄宰条。

  • 神效栝蒌散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 马痹

    病证名。指咽喉肿痛,水浆难下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马痹与喉痹相似,亦是风热毒气,客于咽颔颊之间。与气血相搏,结聚肿痛,其状从颔肿连颊下,应喉内肿痛塞,水浆不下,甚者脓溃,毒若攻心,则心烦懊

  • 宁坤秘籍

    书名。又名《竹林寺女科》。实际上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3卷。竹林寺僧撰。清代刊行。卷上载妇科91症,79方;卷中、下为产后生化汤论及经验良方。本书另有收载妇科110症或110症等多种传本,书